-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机构投资者缘何成公募基金最大“金主”?
来源: 中国证券网 2019-04-17 14:39⊙记者 陈玥 ○编辑 张亦文
以“公募”为名的基金,实质上已不是公众的理财工具。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04-2018年公募基金持有人结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剔除货币基金口径,机构持有基金接近三分之二的份额。不仅如此,统计还显示,剔除货币基金后,个人投资者在过去11年间持有基金市值下降了近万亿元。
在过去20年,公募基金展现了专业的投资能力,也为持有人带来了丰厚回报,然而普通投资者为何远离公募基金,机构占比为何持续增长?个中原因令人深思。业内人士认为,基金行业在加强主动管理能力的同时,以养老目标基金来吸引个人投资者是个重要的突破口。而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也可借鉴机构的思路,以定投等多种方式获得长期回报。
谁是公募基金真正的持有人
公募基金到底为谁理财?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从全部基金口径看,个人投资者持有65183.16亿元,占比51.12%;机构投资者持有62337.17亿元,占比48.88%;个人与机构平分秋色。而剔除货币基金口径来看,个人投资者仅持有18140.09亿元,占比35.13%;机构持有33491.38亿元,占比64.87%。换而言之,机构持有近三分之二的基金份额,是公募基金真正的服务对象。
若对比过往数据,这个结论更让人吃惊。2007年12月31日,剔除货币基金口径,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市值占比高达87.64%,机构占比仅12.36%。10多年过去,A股市场牛熊更替,机构“翻身做主人”,而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市值的占比则降至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
报告还显示,剔除货币基金后,个人投资者在过去11年中持有基金从最高点的27725.62亿元减少到18140.09亿元,减少了9585.53亿元。1.8万亿元的非货币公募基金,这个数字远不如个人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储蓄、银行理财及房地产市值。反观机构所持有的基金市值占比一路上升到目前的48.88%,剔除货币后上升到64.87%,已经成为公募基金主要持有人。
分基金类型来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货币基金中个人投资者仍然较多,占比达52.39%、73.16%和61.99%,而债券基金中机构占比超过90%,税收优惠是核心因素。
是基金不赚钱导致个人投资者离开吗?并不是。银河基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公募基金从1998年到2018年的累计利润是2.11万亿元,为持有人贡献了丰厚回报。但个人投资者不论是存量资金还是增量资金投入公募的数量极少,个中原因引人深思。
如何熨平净值高波动
“A股市场特有的高波动性,使得基金持有人经常处于买在高点、割在低点的不利处境中,长此以往,即便投资者选择了非常优秀的基金产品,也较难赚到钱。”一位公募基金市场营销负责人表示,“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期望在最好的时机买进基金,然后在最好的时机卖出基金。其实,一味追求最佳的投资时机,正是投资者难以获取较好回报的根源。”
统计数据也证实,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两次占比逆转,都发生在市场剧烈波动前后。在过去15年中,截至2006年6月30日,个人投资者持基占比跌至49.54%,机构投资者持基占比首次突破50%。之后随着一轮牛市到来,个人投资者持基占比持续攀升,到2007年12月31日到达高点,高达87.64%;机构持基占比仅12.36%,随后一路下滑,直到2016年6月30日,个人投资者持基占比从50%上方跌至43.99%,而机构投资者持基占比达56%,之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持基占比差距在过去3年中不断扩大。
事实上,从2015年至今,不少基金表现出色。统计显示,虽然上证指数距离上一轮牛市高点5178点尚有近2000点的距离,全市场已有200余只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净值表现超越了5178点。在上述200余只产品中,有96只产品在2015年6月15日到2019年4月4日的区间内净值增长超20%,更有39只基金的净值创下了历史新高,但个人投资者能够享受到这波回报的寥寥无几。
如何熨平波动,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体验?基金公司也在持续探索。从风险和收益“二次平滑”的FOF产品面世,到封闭式产品和多只低波动指数产品的陆续推出,背后无不体现出基金公司想要通过产品设计来降低净值波动对投资者带来的困扰。但从目前来看,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
“长钱”投资撑起行业未来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过去10年中,企业购买基金分红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是公募基金持有人中机构持基占比上升的重要推动力,那么,即将到来的养老目标基金税延红利同样有望提升个人投资者持基占比,服务养老第三支柱有望带来万亿“长钱”,帮助基金行业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局,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
从2018年8月推出的养老目标基金,至今已有59只获批,20只成立,合计募集超过70亿元。从业绩来看,已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持有人户数也稳步增长。其中今年1月成立的兴全安泰平衡养老三年FOF涨幅高达13.57%;中欧预见养老2035FOF今年来涨幅也超过10%,为公募服务养老第三支柱开了个好头。
养老目标基金是为普通投资者量身定制的养老投资理财工具。但从发行情况来看,个人投资者对此热情不高,以至于最新一批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为了方便成立,多数改为发起式产品。反而机构对养老目标基金相当认可,据银河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已发的养老目标基金中机构占比已达24.75%。
一位资深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个人投资者可以借鉴机构思路,适当拉长投资周期,采取定投的方式进行,更有利于获得回报。毕竟公募基金的专业投资能力在过去20年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产品也非常丰富,可以充分承载个人投资者的理财、养老、配置等多种需求。”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也要持续勤勉尽责,进一步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并致力于改进投资体验。”该人士表示,“毕竟当前基金公司的数量已超过120只,产品总数超过5300只,竞争非常激烈。如果重视程度不够,持有人用脚投票的速度将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责任编辑:CX真]
- 首份2019基金一季报:中航军民融合份额缩水近三成 (2019-04-17)
- 赚钱效应激基民入市热情 新基金爆款频出老基金限购 (2019-04-15)
- 公募基金规模重回14万亿元 货基两个月猛增7500亿元 (2019-04-15)
- 养老目标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 最多涨逾10% (2019-04-15)
- 科创板基金渐近 公募拉响一级战备 (2019-04-11)
- 第四批养老目标基金正式获批 系今年首次 (2019-04-11)
- 交通银行迎来“多事之秋”:社保基金减持 董事长生变 (2019-04-09)
- 首单分级基金合并细节敲定 富国银行5月10日终止上市 (2019-04-04)
已有0条评论